编前语:近年来,我市坚持把驻村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责任和担当在农村广阔天地书写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全面反映我市驻村帮扶工作成效,我们走进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生活,讲述他们在基层一线为民服务担当作为的生动故事,展示他们的靓丽风采。
在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白墩村,来自长庆油田宁夏分公司的驻村工作队格外忙碌,他们到任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将精准识别帮扶对象作为首要工作,扎实开展低收入群体筛查工作,加强政策宣传,主动上门服务,用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产业振兴是实现强村富民的核心。白墩村立足资源禀赋,深耕特色产业,精准调整种植结构,成功培育出芦笋、苹果、西瓜等优势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眼下,村里的芦笋种植基地一片生机,翠绿的芦笋秆笔直挺立,在阳光下散发着活力。
2024年8月,宁夏沙地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包村里1400亩土地种植芦笋,目前,芦笋正处于管理养护阶段,明年正式进入采收期。该企业负责人杨帆介绍道:“芦笋一年种植可以连续采收10年至15年,经济效益非常好。而且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年用工周期接近6个月,能带动200多户村民务工,每年发放劳务费接近600万元。”
驻村工作队有着一本记录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台账。从为多子女家庭落实助学金,到帮助多老户兑现补贴,他们累计办了30余件实事,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村民曹招强夫妻常年受慢性病困扰,劳动力较弱,家庭收入低于全村人均水平,成为驻村工作队的重点帮扶对象。工作队和村“两委”将其纳入兜底保障清单,量身定制“一户一策”帮扶方案,协助其申请低保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并积极探索适合他们的增收途径,为这个家庭点燃了生活新希望。“我们夫妻两个常年吃药,工作队对我们很好,给我们申请了两个低保,还帮忙销售苹果,现在我们的生活负担减轻了不少。”曹招强说。
白墩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浩说:“刚到村里,我们就快速熟悉和掌握村情民意,与包村领导、乡镇、帮扶单位会商把脉,主动认领查找5项21条问题,结合村情民情建立47条标准清单,均已落实整改措施。近几年,我们引进了龙头企业,种植特色农产品3645亩,年土地流转费182万元,带动群众就业3万余人次。通过鼓励外出务工、发展产业、提供公益性岗位等帮扶措施,对低于本村人均收入的23户建立兜底清单,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确保低收入农户全部达到全村人均收入标准。”
“以‘石油人’的执着坚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每项工作都落细落实。”这是王浩与驻村工作队队员常说的话,也是他们一直以来的行动准则。展望未来,他们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在提升群众收入、壮大特色产业、优化民生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动白墩村向着更美、更富、更和谐的目标砥砺前行。
通讯员:康国庆 蒋娜 马钰
编辑:王艳蕊 校对:马宝勤
审校:何磊
审核:马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