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新台村,金学林、马玉兰夫妇成了乡邻们口中夸赞的对象。
今年女儿出嫁时,他们主动提出“零彩礼”,用实际行动为年轻人卸下生活重担。“真正的幸福,绝非彩礼多少能衡量,孩子们能把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马玉兰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越来越多红寺堡区群众的心声。
如今,在红寺堡区的各个社区和乡村,“零彩礼”“低彩礼”嫁女的故事不断涌现,曾经婚丧嫁娶中的攀比浪费,正被简约文明的新风尚悄然取代。
社会风气的积极转变,离不开切实有效的整改举措。针对移风易俗中的突出问题,红寺堡区打出“制度+示范”的组合拳,通过出台实施意见,明确彩礼上限、宴席标准等“硬指标”,并将其纳入村规民约,让群众办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聚焦党员干部、先进典型等重点群体,开展专题培训,引导大家带头落实婚俗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为防止治理工作“一阵风”,红寺堡区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创新推行了移风易俗积分制,群众践行孝老爱亲、厚养薄葬、低价彩礼等新风尚,即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在新庄集乡南源村的积分超市,货架上洗手液、洗洁精、抽纸等生活用品琳琅满目,商品下方标注着相应分值。当天正值积分兑换日,村民们手持积分卡,有序兑换物品。“这个积分超市太棒了!我半年积了20分,换了个保温壶,以后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村民李世忠笑着说。
自积分超市运营以来,南源村村民从“站着看”转变为“争着干、带头干”,志愿服务、文明嫁娶蔚然成风。“积分超市深受村民欢迎,通过积分兑换,村里在环境卫生、邻里关系、文明素养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南源村妇联副主席吴美玲说。据悉,今年上半年,红寺堡区各积分超市累计兑换资金达11万元。
为让文明理念真正入脑入心,红寺堡区还搭建了“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依托各社区、乡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有奖知识问答、入户宣传等方式,引导群众主动抵制陋习;组建“红融融”宣讲团,深入乡镇开展240余场政策解读,用唠家常的方式讲清高额彩礼的危害;编排《家和万事兴》《幸福最重要》等情景剧、小品,创作34部微视频、微电影及《彩礼的烦恼》AI动画MV,让新风尚通过艺术形式“看得见、听得懂、记得牢”。
近年来,红寺堡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精准聚焦农村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顽疾”,通过靶向治理、立体宣传、长效保障等举措,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让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移民乡村的每一处角落。
如今的红寺堡区,不仅有眼前的绿水青山,还有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红寺堡区农村结婚登记278对,“零彩礼”“低彩礼”人员共计181对,占比67.8%;平均彩礼金额8.31万元,较治理前下降53.8%。移风易俗工作不仅改变了乡村的外在形象,更提升了乡村的“精气神”,为红寺堡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见习记者:锁冰心 通讯员:苏芮
编辑:马静雪 校对:邵玉璐
审校:何磊
审核:马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