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因心梗住进咱们区人民医院,入院时仅提交了医保卡,未缴纳押金,医院便及时为我开展治疗。出院时,我只需结算个人应承担的部分费用。这个政策对老百姓来说特别好,切实减轻了我们的就医负担。”8月29日,吴忠市红寺堡区患者李德宝说。
李德宝所说的好政策,是近期红寺堡区实施的一项旨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新政策——患者住院无需先交押金。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让就医之路变得更加便捷与顺畅。
今年,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红寺堡区持续优化医疗机构服务流程,全面推行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切实减轻患者住院经济压力,让医疗服务更便捷、更暖心。
在红寺堡区人民医院住院收费窗口,符合政策的患者只需携带医保卡及相关证明,就能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办理住院,实现“零押金”入院。目前,该政策已覆盖该区所有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鼓励有条件的其他医疗机构积极参与。通过医疗机构先行垫付资金、后期统一结算的方式,彻底改变传统住院缴费模式,为患者就医“减负松绑”。
红寺堡区人民医院收费室负责人马晓兰说:“我院对本县域内农村贫困患者和符合医保报销条件的患者,都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患者出院结算时,只支付个人自付部分。”
同时,为确保政策不走样、真落地,红寺堡区卫生健康部门、社保经办机构与各定点医疗机构构建了协同联动机制。各定点医疗机构已完成医保结算窗口与民政救助系统的无缝对接,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也经过系统培训,能熟练协助患者办理各类手续。依托信息共享与流程优化,出院“一站式结算”高效落地,办理时限从原先的多环节跑办缩短至“一次办结”,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实施的范围是辖区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包括辖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的是减轻农村贫困人口看大病时的经济负担。”红寺堡区卫健局医政科科长马宝其说。
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是红寺堡区深化医改、惠及民生的关键举措。当前,该区卫生健康部门与各级医疗机构正严格落实政策要求,不仅让就医流程“瘦了身”,更让群众的就医获得感、满意度“提了质”。
记者:马一萍 通讯员:何嘉怡
编辑:高亚萍 校对:马宝勤
审校:何磊
审核:马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