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盐池县聚焦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通过引入专业社会力量,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去年,官某某(女方)与王某某(男方)离婚时因孩子的抚养权、返还彩礼等问题发生纠纷。社区妇联主任联系到盐池县妇联项目团队,很快律师上门讲清了关于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判断标准、彩礼的法律边界,心理咨询师耐心疏导双方情绪。最终,两家人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达成了协议。
“以前社区闹矛盾,全靠妇联的同志两头劝,劝好了是情分,劝不好还得反复闹。”9月2日,盐池县盐州路街道南关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吴艳梅如是说。
这样的转变得益于盐池县妇联推出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服务项目。该项目组建了由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和律师组成的6人团队,形成了“法律+心理+社工”联动模式,有效地改变了过去依靠个人经验、缺乏专业支持的调解方式。目前,项目已覆盖全县8个乡镇1个街道,120个村(社区),累计受理咨询与调解案例471件,成功化解率达89%,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5%。
盐池县大水坑镇罗渠自然村崔某(女方)与杭某(男方)因公婆总插手小两口的生活,崔某忍无可忍,与杭某多次发生争执,杭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矛盾越积越深,日子在冷战与争吵中煎熬。2025年5月20日,当事人崔某到项目社工(调解员)处请求就该纠纷进行调解。调解员接到调解申请后高度重视,迅速启动调解程序,本着“挽一段婚姻,促一方和谐”的原则,主动联系崔某的公婆,详细了解情况,分别与夫妻双方进行单独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和委屈,全面了解矛盾产生的根源,从情、理、法多角度出发,对双方进行劝导和疏导,引导他们换位思考,促使双方理解彼此立场和感受。经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该纠纷顺利化解。
该项目不仅化解矛盾,更注重预防和赋能。全面开展“巾帼法律明白人”培训,通过“大老师”带“小老师”的方式,已在全县培训村级妇女骨干117人,让她们成为身边人的“解忧人”。盐池县花马池镇红沟梁村巾帼调解队负责人牛晓玲经过培训后,成功帮助村民处理了一起家庭暴力问题。“以前遇到这种事就想躲,现在我知道该咋讲法律、咋聊心理、咋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乡亲们更信任我了。”她笑着说。
此外,项目还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和谐婚姻大讲堂”等送法律、送健康、送政策服务200余场次,辐射妇女群众3万余人,发放普法、移风易俗等宣传资料3万余份,让更多妇女儿童知法、懂法、用法,真正实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
如今,专业的调解服务就像一缕春风,吹进盐池县千家万户,让更多家庭化解隔阂、重拾温情,书写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暖心篇章。盐池县妇联相关负责人何淑清说:“家庭和睦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我们将继续深化‘妇联+专业机构+基层网格’联动机制,把这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温暖。”
记者:冯荣
编辑:李瑞玲 校对:邵玉璐
审校:何磊
审核:马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