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同心县张家塬乡 :沧海桑田胜诗篇

5月23日一大早,同心县张家塬乡折腰沟村七旬老人马耀财拿着铁锹,向村里的林带走去。

看到扛着铁锹的马耀财,忙着和村民一起干活的该村党支部书记胡彦奇问道: “大爷,你咋来了?”“村里马上就要举办赛车旅游文化节,我也得出点力。别的干不了,除草没问题。”话音刚落,马耀财就加入了除草行列。

看着眼前免费来务工的村民,胡彦奇感慨地说:“村里马上就要举办赛车旅游文化了。这几天,我们忙着对村里的林带环境进行整治。村民们知道后,主动前来帮忙,都想为村里的发展出份力。”

张家塬乡有山、有沟、有塬,属于典型的西海固山乡,历史上“苦瘠甲天下”。折腰沟村有条同名的“折腰沟”,沟体绵延蜿蜒,地势险峻。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张家塬乡折腰沟村就打出了这样的旅游宣传语,来契合村名、沟名。眼下,折腰沟村搞起了电商销售,把小杂粮、胡麻油等土特产品卖向远方,还发展起乡村旅游,建成了民宿酒店、赛车跑道……

“5月底,我们村的旱塬秘境生态民宿也将对外营业。我们将打造吃喝玩乐一条龙的服务,让参加宁夏折腰沟赛车旅游文化节的区内外参赛选手和游客感受我们折腰沟村的热情和魅力。”胡彦奇自豪地说。

干净整洁的柏油路纵横交错延伸到村民的家门口,村庄道路两旁的花草赏心悦目。万象台、四史教育馆、火车餐厅等景点映入眼帘,在这里传统“美”与现代“美”交相辉映,独具鲜明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打造,正在促进折腰沟村一步一步走向乡村旅游发展的快车道。

折腰沟村出产糜子、谷子、荞麦等多种小杂粮,共计5500多亩。村里建成小杂粮手工作坊,采用老手艺加工小杂粮。张家塬乡有万亩优质小杂粮种植基地,为使农产品更具含金量,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益,2022年,张家塬乡党委在折腰沟村建成小杂粮手工作坊,成立村集体电商合作社,强化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打破传统销售模式,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电商+直播”新模式,结合“大美同心”电商销售渠道,打造张家塬乡折腰沟村电商直播间,让旱塬优质小杂粮搭乘互联网高速列车“飞”往全国各地,让“距离产生美,偏远也出生产力”成为旱塬小杂粮的特色优势,真正做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更美。

得知村里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小杂粮的消息后,村民张丽玲积极向村委会报名申请为全村的小杂粮进行直播带货。她说:“这些日子,村子里的年轻媳妇们都铆足了劲练习直播。大家都想成为村里小杂粮的网络主播。”

沿着崭新的柏油路,从折腰沟村驱车走向张家塬乡腹地,一路走高,下一个村子就是汪家塬村。1936年6月,红军西征时进入宁夏的第一站,就是张家塬乡汪家塬村。红军西征在这里休整时家家都让红军住宿,留下了红军足迹。如今,这片红色沃土上的人们谋产业、话发展,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天,年过六旬的村民张兆鸿来到自家的田地,只见42亩文冠果花开正盛,美不胜收。他说:“文冠果花开了,来我们村里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热闹得很。”

汪家塬村在谋求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对村民红色文化的教育。2014年,汪家塬村党支部在保留人民会场原貌的基础上,建起了“文化大院”,开辟了泥雕塑“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长廊,设立了村级农耕民俗文化展示馆、光荣历史陈列室、文化宣传长廊。

村史馆、汪家塬农村文化大院、墩儿梁红军遗址等红色教育资源丰富。同心县委组织部也看中了汪家塬村成风化人的人文底蕴,把全县的“三同”党性教育实践基地设在这里,让年轻干部在这里和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达到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增长才干、历练作风的实践目的。

当下有为,未来可期。张家塬乡组织委员李奎说:“折腰沟村和汪家塬村相邻,在发展文旅产业上可以互补。今后,我们将释放产业协同升级的‘乘数效应’,描绘乡村振兴的最美诗篇,带领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记者 丁宝萍)

相关推荐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