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永不退休的红色宣讲团

8月1日,在同心县委老干部局二楼的走廊内,明亮的展板上,都是同心县“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团历年来的重要经历。

自2017年3月成立以来,该宣讲团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学校、社区、企业、乡镇等地,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650余场次,覆盖受众114万余人,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民族团结故事代代相传。

“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这一张张照片的背后,都是我们宣讲团的成长史。群众的掌声、孩子们的欢笑声……这都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同心县“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团团长白金祥颇有感触地说。

缅怀先烈 薪火相传讲好同心故事

2017年,时任同心县委老干部局局长的白金祥在得知有退休老党员想继续发挥余热,当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员的时候,他不由得眼前一亮。他回忆道:“虽然,当时我们只有三个人,但只要有人愿意加入,我就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做。”

2017年3月19日,三个人的队伍成立后,白金祥和队员们开启了宣讲之旅。然而在宣讲过程中,白金祥和队员们感到有些痛心,他说:“当我们讲述革命烈士马和福的故事时,台下很多听众表现出一脸茫然的样子。”

眼见家乡的烈士不能被后人所铭记,白金祥和队员们商议,要讲好同心红色故事,必须要从娃娃抓起,创新开展“沉浸式”思政课,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学习先进、崇尚英雄、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于是,大家用了10天时间精心排演红色情景剧《马和福》,呈现在各个中小学校的师生面前,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如今,除了《马和福》,同心县“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团还推出了《红岩》《沂蒙颂》等近10部红色情景剧,让红色故事深入人心。

同心县第二小学学生丁萱在听到宣讲团成员讲述的红色故事后,参加了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开展的“小小讲解员”招募活动,并成为一名“小小讲解员”。她说:“爷爷的故事很能打动人,也让我们倍感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也要讲好红军故事,让更多人知道。”

深入浅出 宣讲走“心”又走“新”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如何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奏响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强音,关键在人。

当时,在全县已经小有名气的宣讲团得到了同心县委、县政府的一致肯定,并委以重任:由退休老干部组成的宣讲团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接到新的任务后,成员们积极发挥自身熟悉红色文化、善于传播的优势,用红色“小故事”阐述报告“大道理”,让干部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忘不了、能运用。“要想大家听得明白,首先,自己得吃透政策、研究好历史,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才能受大家喜爱。”“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团的骨干成员虎登文的包里总是装着宣讲资料。为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始终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精准把握宣讲主题,广泛收集学习资料,精心打磨宣讲内容。

要想讲得好,还得自身先学懂弄通。每位宣讲成员都通过网络、报纸、视频等平台进行自我“充电”。老干部马占珍在学习中认真做好笔记,每次宣讲完还自我总结,加上他时常运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地方“土话”,让听众倍觉生动,直夸“接地气”。

八年来,这群老年人奔走校园内外、深入乡村社区,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方言土话”,把党的理论“讲出来”“唱出来”“演出来”,有效打通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此外,宣讲队还充分利用了同心县的各种红色遗存资源,把宣讲主阵地从大礼堂、报告厅搬到红色旧址、纪念场馆内,增强红色故事的现场感、历史感,提升宣讲感染力。

白金祥说:“讲大道理,老百姓可能听不懂。但是,我们会和他们讲,从大山深处搬迁到这里,过上了好日子,不能忘记党的好政策。还有,只有社会稳定了,大家才能安心做生意,过上好日子,这都要感念党恩。这样一说,大家都觉得说得对。有时候,讲着讲着,群众还会落泪。”

提及同心县“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团,同心县居民杨龙说:“听完宣讲,让我们更感念党恩,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甘于奉献 善心善行书写大爱

2024年,随着宣讲队伍人数的增加,同心县“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团成立。经过筛选,宣讲团由50余名政治觉悟高、思想作风硬、有一定专长和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年龄最大80岁,最小61岁,平均年龄66岁。虽然,已时隔一年多,白金祥仍难掩激动之情,他说:“由宣传队更名为宣讲团,这对我们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宣讲。”

八年来,与时俱进是这支“薪火相传”宣讲团最为显著的政治底色;无私奉献是这支“薪火相传”宣讲团的基本特色。他们不忘初心,讲述好同心故事,继续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八年来,除了义务宣讲,宣讲团成员们还常常自掏腰包帮助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累计捐款捐物500多万元。白金祥说:“每逢节假日,大家都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前往乡村小学与留守儿童共度佳节。当我们佩戴着孩子们系上的红领巾,看着他们高兴地吃着大家赠送的月饼、糖果,并与我们手拉手唱红歌的时候,无论是宣讲团成员还是孩子,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宣讲团成员每位都不简单,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杨军书写近百万字,编辑出版书籍《梦圆同心》《薪火烈》;老战士马希伟为让宣讲更鲜活,先后收集阅读红军西征的各种资料30余册,学唱了近20首红歌,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老党员拜孝忠、虎登文常年翻阅同心县志和大量史志资料,背诵了近30万字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宣讲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420余场次、受众7.5万余人次……近年来,“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团被中宣部评为2023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被自治区评为“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杨军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马希伟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马希伟、拜孝忠跻身“中国好人榜”,虎登文被授予“全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问及今后的打算,白金祥有着更多的想法。他说:“我们已经购置了演出服装和道具,也精心打磨了新的剧本,将以更好的演出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虽然,宣讲团的成员们有些已经年事已高,但大家的宣讲劲头都很足。”

记者:丁宝萍 金方华

见习编辑:高亚萍 校对:马宝勤

审校:何磊

审核:马中雪

相关推荐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