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位置:首页 >推荐
同心县让群众端稳“致富碗”吃上“产业饭”

4月23日,走进同心县兴隆乡新生村村民田玉文家,庭院干净整洁,后院单独的养殖区里传出咩咩的羊叫声,此时他正忙着给羊添草料。经过十年的努力,他和妻子靠着勤劳的双手奋斗出一条幸福路。

“从最初的100只羊到现在的1000只羊,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现在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以后我会更加努力,扩大养殖规模,带动身边的邻居一起致富。”说起现在自己家的好日子,田玉文自信满满。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共同富才是硬道理。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田玉文在当地出了名,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拜师学艺”。新生村村委会副主任周立刚说:“这几年,田玉文带动了不少的村民养羊。平时大家相互沟通交流,有困难互相帮助,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种养结合的道路,加快了新生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新生村的产业发展是同心县优化产业结构,厚植发展动能的一个鲜活例证。去年以来,该县坚持草畜一体化发展,建成肉牛万头养殖基地1个、千头养殖基地5个、滩羊(肉羊)万只养殖基地3个、肉牛智慧化养殖园区2个,培育“50·300”模式家庭牧场56个,全县肉牛饲养量稳定在23万头、滩羊250万只。

干净整洁的柏油路纵横交错延伸到村民的家门口,村庄道路两旁的花草赏心悦目。万象台、火车餐厅等景点映入眼帘,在这里传统“美”与现代“美”交相辉映,独具鲜明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打造,正在促进折腰沟村一步一步走向乡村旅游发展的快车道。

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2021年,进入全面小康后的折腰沟村,结合乡村振兴立足村情实际,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来推进乡村振兴。在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群众的腰包更鼓了,生活更好了。村民马玉雄说:“我在折腰沟村居住了50多年,这几年,我们村里靠着吃旅游饭富起来的人越来越多,村子也越来越漂亮。”

同心县紧扣“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结合本地实际,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发展枸杞5.3万亩、马铃薯4.5万亩、圆枣8万亩、文冠果36.2万亩。深挖资源特点、找准支撑亮点、攻坚打通堵点,谋划实施建链融链强链工程,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一幅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生态向好、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记者  丁宝萍 )

相关推荐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