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白衣天使!我的妈妈也是一名白衣天使,去了疫情防控一线。”4月9日,在利通区金星镇裕西社区吴烟小区一户居民家的门上,有一行写得歪歪斜斜的字。字的下方,一名身穿防护服的“大白”正在给小朋友做核酸。这是8岁的杨忻瑶为金星镇医护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创作的暖心画作。
“您家几口人?请出示下健康码”“您现在生活有什么困难,需要社区提供帮助吗?”4月9日,裕西社区志愿者方茵和往常一样配合医生上门为居民做核酸检测,看到居民自发张贴的画作,深受触动。“这边的小区楼居散、老年人多,当天早上我们5点半就集合了,挨家挨户上门做核酸,说实话,一层层楼梯走下来确实很吃力,但是当看到居民对我们的支持时,顿时又觉得充满了力量,居民的支持理解是最好的认可,居民们真的太可爱了!”方茵说时眼圈泛红。
社区疫情防控需要支援,一时间,下沉党员、老师、大学生、社区居民……大家积极响应“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汇成一股股暖流,他们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志愿红”。
原来为了最大限度避免人员接触,并做到有序排队做核酸检测,裕西社区增加了志愿者负责维持秩序,精确管控到各楼栋单元门,同时提供白色防护服。志愿者穿好白色防护服以及红马甲在小区集结的画面,恰好被居民顾芳看到,“志愿者们很辛苦,他们的衣服被风吹起很灵动,不如就取名‘志愿红’吧。”她把志愿者工作的照片和昵称发到居民群里,得到了一致好评。“1个大白+14个志愿者+1个红管家”“数的对吗?”“14个志愿者,对,数了好几遍呢”……群里大伙儿七嘴八舌讨论着,就这样“志愿红”的名字被传开了。
56岁的冯永刚是党员也是志愿者,他见证了居民这一自发行动。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抗疫,即使不能冲在一线,能管住自己不添乱,也是一种奉献。冯永刚介绍,自己所在的居民群里看不到一句消极、抱怨的信息,“点赞”“加油”成为最常见的主题词,大家一起交流,相互鼓励,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溢满屏幕。“我在最前线抗疫,源源不断感受到大伙儿的乐观和爱心,相信很快就能风雨过后见彩虹!”(记者 铁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