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
(小小说)
王怀君
蒋欣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手机一直开着,家人或者单位有事,应该打电话才是。大半夜敲门,不是小偷,就是神经病。
蒋欣极不情愿地爬起来,穿了睡衣,摁亮走廊的灯,来到门前。
“谁?”声音里带着威严和怒气。
“对不起,打扰您休息了。我是咱们社区网格员,接到上级疫情指挥部命令,要求我们小区所有居民现在就到小区广场做核酸检测。”一个女人的声音。
“白天不行吗?”蒋欣语气里依然是火药味。
“不行。疫情形势严峻,现在必须去做!”那声音里透着坚决。
“出门前把衣服都穿厚点,外边冷。”留下这句话,很快,敲门声又在对门响起。
蒋欣看看墙上的钟表,凌晨两点。
他走到窗前,揭起窗帘的一角,看到对面楼上灯都亮着。透过窗玻璃,他看到小区院子里冷寂的灯光下,三三两两的人影,脚步匆匆忙忙。
昨天入睡前还没有一点紧张的征兆,仅仅是打一阵呼噜的功夫,形势就严峻了起来。
这一段时间,蒋欣工作任务繁重,感觉精神和体力都严重透支,有时恍恍惚惚的,做事注意力总是集中不起来。回到家里踏踏实实睡个好觉成为他最大的奢望。今晚好不容易睡踏实了,却被一阵敲门声搅扰了。蒋欣心里像被塞了个气球,又堵又涨的。
蒋欣开了客厅的灯。妻子也起来了。
女儿高三,学习辛苦,压力大,每天起得早睡得晚,蒋欣看着心疼,实在不忍心惊扰女儿休息。没办法,都怨那该死的病毒。他轻轻推开女儿卧室的门,女儿沉睡着,呼吸轻柔匀称。蒋欣站在床前,犹豫再三,才把手轻放在女儿的肩上,轻声喊着“宝贝,醒醒。”
女儿一翻身,“爸爸,怎么了?”
“社区要咱们做核酸去。”
“好吧。”女儿揉揉双眼,开了灯,坐了起来。
一家三口穿好衣服,摁灭客厅的灯。
黑暗中,女儿被他刚刚换下的拖鞋绊了个前倾,要不是趴在妻子背上,就摔倒了。蒋欣摁亮灯,一转身,照着拖鞋就是一脚,那只拖鞋一路连飞带滚结结实实砸在对面卫生间门上,“咚”的一声闷响,发出疼痛的呻吟。
出了单元门,冷风迎面扑来,蒋欣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听得见到处都有说话的声音。稍远处有人用小喇叭通知业主们下来做核酸检测。这个晚上整个小区都失眠了,被打扰的不止是自己一家。蒋欣心里稍得慰藉。
行至小区广场,五列纵队延伸到了小区门口,每一队前后都保持着一米以上的距离。队列排不下了,拐个弯接着往后排。队列的最前端一直通到照壁下几盏明亮的灯光处。灯光下,五张桌子相隔几米一字摆开,每张桌前放一个凳子,桌子后面站着一身白色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不少穿红马甲的不远不近维持秩序、引导人们排队、提醒保持好安全距离。阵势真还不小。
蒋欣一家三人排在了队列后边。细看这队列,老年人、中年人、大小学生,还有被抱着的孩子。蒋欣心里一动。入住到这新的小区,工作繁忙,从来没有参加过小区里的任何活动,此时,没有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也就正常不过了。又是那可恶的病毒让整个小区的人在这样的形势下、这样的时间齐聚在了一起。应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相聚,一次难忘的相聚。
女儿出门时顺手拉了冬季校服穿了出来,站在寒夜的冷风中,不住地发抖。蒋欣要回家给拿棉衣去,女儿劝阻着,“不用,坚持一下,一会儿就做完了。”旁边执勤的保安脱下大衣,给女儿披在身上。女儿说,“谢谢叔叔,不用了,很快就做完了。”“你是学生,冻出病来,疫情期间看病麻烦不说,可是要影响学习的。我不停地跑来跑去的,身上都出汗了。”保安的话容不得女儿拒绝。
蒋欣看着保安师傅单薄的身体,那一身灰蓝色的制服,平日里进出小区大门,怎么看都觉得碍眼,此时那颜色、那式样却让他看着舒服。
“轮到您值夜班?”蒋欣第一次和小区保安说话。
“最近形势紧张,一个人当几个人使都忙不过来,哪里还分白班夜班,只要还有精力上班,随时都在岗位上。”
“你们真够辛苦的。”
“疫情当下,谁都辛苦。社区干部几天都没有回家了,吃饭、休息都在社区,书记和几名干部,累倒的、感冒生病的,家里有老有小,可是没有人离开岗位。”
保安师傅指着队列旁边拿着业主信息表册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说,“他们也不轻松,整天风里寒里跑个不停,执勤、排查、登记、整理资料,什么活儿都干,冷了,进到帐篷里面暖和暖和,饿了,就是方便面。他们里面有的还是在校学生呢,和我孩子一样大。”
一股暖流瞬间从蒋欣心底渗出,然后澎湃,汹涌,沸腾,激荡,眼睛不由得润湿了。
旁边队列里一位业主和蒋欣前边的业主低声说着话。他说他女儿女婿都是人民医院的大夫,今天晚上都到别的小区做核酸检测了。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又接着工作。又指着排在前边的男孩说,孩子没人管,只好交给他们照看着。
一位大爷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伴向队列后边走去,没容他们排到队列里去,排在他们前边的就一个一个把老俩往前让,一直把老人让到最前头。
蒋欣坐在桌前,仰起头,一根棉签轻轻伸进他的鼻孔里,又轻轻旋转后取出,便完成了检测取样。隔着防护面罩,蒋欣看不清楚给他取样大夫的脸,也感受不到她的呼吸,但从她那一身洁白和她轻柔的动作里,他感觉那位大夫也一定是一个心地像天使一样洁白、柔软的人。
临走,蒋欣对那位医生道了声“谢谢,您辛苦了!”回复他的是“不客气!”三个字。声音轻柔,没有一丝倦意。是天使的声音。
回到家里,蒋欣怎么也睡不着,翻来覆去,保安,志愿者,社区干部,白衣天使,一个个名称连同他们的身影反反复复在他眼前晃动。这些身影都带了温度,炙烤得他心里都是融融的暖意。
蒋欣想起电视上一则报道,疫情暴发时,某国竟然爆发了示威活动,反对“口罩强制令”。再看看咱们小区里那些前去检测取样的居民们,是那样听话,一个声音一呼,就全都出来了,老人,孩子,男的,女的,健康的,残疾的。要求间隔一米,就没有挤在一块儿的。没有喧嚷吵闹的,没有乱发怨气的,都那么听话。蒋欣发现,原来他们小区的人都这么好。
蒋欣睡不住了,他要早点起床,去到社区,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也要穿上红马甲,像那些志愿者一样,为抗击疫情做一份贡献。他还要通知公司财务部门,尽快采购一批棉大衣、电暖器、牛奶、水果等物品,送到社区来,支援疫情抗击。
蒋欣走出家门,冷风嗖嗖地吹着,头顶上那轮太阳圆圆的。阳光照在地上,给大地上的一切涂上了一层暖暖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