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七夕节”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是对人类最普遍的两情相悦过程的文化升华,具有生命本原的意义。其中,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最集中的表现了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农耕文化,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8月4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近段时间,我市的大街小巷、各大商超里,已经打起了七夕牌,“七夕味”十足。今年的七夕节怎么过?不同年龄段的人怎么看待情七夕节?他们心目中的爱情又是怎样的?连日来,本报记者采访了我市不同年龄段的市民,了解了他们对七夕节和爱情的看法。
“60后”金玉宝: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我们这个岁数了,不会也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情感。”今年62岁的金玉宝表示,七夕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但对于怎么过七夕节,还是受到孩子们的影响。“今年七夕节,我准备给老伴做顿饭,然后拜托女儿帮我订一束鲜花……”金玉宝笑着说。
金玉宝是吴忠市荧光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服务有限公司一名退休职工,说起和老伴的爱情故事,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974年,我在吴忠市马莲渠中学就读初三。那一年,初二年级转来一个梳着两条齐腰长辫子的姑娘,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就是我现在的老伴纳莉琴。那个年代是没有早恋的,在我的眼里,就觉得这个梳着两条齐腰长辫子的姑娘好看,就想多看几眼。初中毕业后,我到当时灵武县的养路工区上班,那个梳着两条齐腰长辫子的姑娘只能留在我的心里。”金玉宝表示,他20岁时,经家人介绍开始相亲,没想到最后一次相亲的对象,就是上学时那个梳着两条齐腰长辫子的姑娘。
1979年的七夕节,金玉宝和纳莉琴热恋了。“老金从养路工区下班后,骑着自行车赶了近30公里的路,到马莲渠乡的老家接上我,又一起再到城里看电影。至今,我都还记得那部电影是《甜蜜的事业》。”纳莉琴回忆道:“那一年的国庆节,我们结婚了;1980年的12月,我的大女儿出生了,我俩很高兴。平时大大咧咧、喜欢开玩笑的老金,非常仔细周到地照顾我‘坐月子’,一会儿擦脸擦手,一会儿端茶递水,一会儿烧个小米稀饭,一会儿又炖些鸡汤……从那时起,我已深深体会到老金对我的疼爱。”
2021年的国庆节那天,是金玉宝和纳莉琴结婚42周年的纪念日。“父亲母亲,我和丈夫及一双女儿,还有弟弟和弟媳妇一起吃了顿团圆饭。当我把父亲再三叮嘱买的42朵玫瑰花捧给母亲时,母亲的眼圈虽然红了,却露出幸福的笑容,她说,‘你爸这辈子给我的都是浪漫!‘”金玉宝的大女儿金晓红说。
经过了40多年的时光,如今的金玉宝和纳莉琴已经成了左手牵右手的“老夫老妻”,相互支持风雨同舟,悉心呵护抚育孩子成长。和千千万万普通家庭一样,他们用爱构筑起了家庭,也用爱为彼此搭建了最温暖的港湾。(记者 杨娜)
“70后”李俊仁: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和我爱人结婚21年了,这些年,我们很少吵架,因为,我觉得家永远都是一个讲爱的地方,作为一个男人,就应该体谅妻子的不容易,两个人之间也应该相互体谅和包容,这样才能携手一起走下去。”今年45岁的李俊仁如是说。
李俊仁的老家在固原市彭阳县,搬迁来到红寺堡区之前,他和妻子韩小琴经人介绍后,相识相知相爱,最后走进婚姻殿堂。2007年,李俊仁看到红寺堡区广阔的发展前景,他和妻子带着大儿子来到红寺堡镇中圈塘村,并扎下根来。起初,他们夫妻二人一起种地,打工,小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2009年,李俊仁发现红寺堡做婚庆的人很少,于是他和妻子有开了一家婚庆店,起初的几年,生意冷清,但他们夫妻二人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下来。
直到2016年,李俊仁的婚庆生意逐步买上正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近几年,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婚庆生意再次预冷,但是李俊仁依然坚持着,并在主持和操办婚礼时,向新人及其家庭宣传移风易俗,让大家不要大操大办,尽量减办或者缓办。“虽然我是做这一行的,但是我还是要向大家宣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大操大办只会让一个家庭徒增负担,其实只要两口子生活的幸福,比什么都重要。”李俊仁说。
结婚21年,李俊仁很看重每一个传统节日。“马上七夕了,我准备给我媳妇买一束玫瑰花,前几年,我们的生活条件不允许,所以每到节日,可能没有那么有仪式感,但这些年,日子好起来了,也不能忘了她对这个家的付出。”李俊仁说,我们一家人都很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年三八妇女节,我给我媳妇买了一双鞋子,母亲节的时候,大儿子在外地上学,手写了一个卡片拍照给他妈妈,有时候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可能更让她感到高兴。(记者 贾丽)
“80后”李元坤:生活需要仪式感
浪漫是每个女人所向往的。“我俩都是向往浪漫的人,生活需要仪式感。每年的七夕节我都会收到丈夫送来的鲜花、礼物,我也会给他准备惊喜,今年将是我们在一起的第7个七夕节。”今年33岁的李元坤说,虽然结婚了,并且有两个孩子,但这份中国式的浪漫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2016年,李元坤与丈夫唐涛结婚,唐涛“秘密”安排的一场完美蜜月旅行,让李元坤感动不已。“他性格很内向,也不会说一些甜言蜜语,但总是悄摸地给我一个惊喜。我俩刚结婚时,处处都需要花钱,我就想的能省则省,就不出去蜜月旅行了。可没想到,他悄悄的做了出游攻略、订了飞机票,直到出发前两天才告诉我……”李元坤高兴地说。
婚后的生活依旧是甜蜜的,唐涛十分贴心,会帮忙分担家务,做爱心餐,满满的爱意都融入小小的生活细节之中。李元坤常在朋友圈里晒恩爱,羡煞旁人,简直是偶像剧里的男女主角。
唐涛是一家早教中心的负责人,因为李元坤经常加班,很多时候都是由唐涛负责照顾家庭和孩子。如今,他们的大女儿5岁、小儿子3岁,每每外出吃饭、逛街,都是一家四口整整齐齐。
谈起夫妻相处之道,李元坤表示,夫妻相处重要的因素有很多,感情、宽容、信任,都不可或缺,还要习惯对方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婚姻是0.5+ 0.5=1,各自削去一半的个性和缺点,才会幸福。
“爱情是相互的,需要你敬我爱,要相互包容、忍让。男人,更应该疼爱女人。”唐涛说,时光如白驹过隙,结婚已经6年了,人生有人相伴一直走下去,真好。
“我今年七夕节给他准备的礼物是一个电动剃须刀和一个水杯,希望他每天都精精神神、元气满满;而杯子寓意着一辈子,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李元坤高兴地说。(记者 杨娜)
“90后”王衍宙:最好的爱情是一路同行
“中国人要过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我已经提前安排好啦,七夕当天,我要带着女朋友去吃顿火锅、看场电影,礼物、鲜花也必须到位,哈哈哈……”今年26岁的王衍宙在我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他表示,和女朋友相恋四年,一路走来,她默默付出了很多,让自己很心疼,想借着传统节日的氛围,制造一些浪漫,表达自己的爱意。
王衍宙和女朋友李嘉欣是山西传媒学院的大学同学,2018年年底,王衍宙鼓起勇气向暗恋已久的李嘉欣表白心意,他们成功牵手。2020年,面对即将毕业,可能会各奔东西情形,正处于热恋期的王衍宙和李嘉欣有些不知所措。“我跟你回宁夏,我们一起找工作奋斗!”李嘉欣的这句话让王衍宙红了眼圈,流下了眼泪。
“嘉欣的家在山西省大同市,因为我、因为爱情,她选择离乡背井,来到我的城市和我一起打拼,她值得我珍惜一辈子。”王衍宙说,爱是两个人相互认可,互相欣赏,是对对方的包容和理解。爱也是一种陪伴,是一路同行的决心,是白头到老的承诺。就像舒婷的诗里说的那样:做一棵与我并肩的木棉吧,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一路风雨,一路同行。
那一年,王衍宙和李嘉欣同时招聘到我市一家事业单位,各自在不同部门努力着。
“在我们相处这些年中,可以看出王衍宙是个脾气很好的人,偶尔我们也会因为一些琐事拌嘴,他都会第一时间哄我开心,感觉自己遇到了对的人。他虽然性格腼腆,但非常细心,前段时间我一直在小红书或官网关注一款护肤品和彩妆,但想到我们刚刚工作没多久,以后还要结婚,开销更大,还是节省一些好,就没再关注。可他却用自己的零花钱偷偷买了,在七夕节前送给我。”李嘉欣表示,王衍宙每天在外下乡,脚上的鞋已经很旧很旧了,他又舍不得买新的。前两天发工资,她立马去买了双新球鞋,准备七夕送给王衍宙,希望他在工作中一切顺顺利利。
“两个人更好的生活方式应该就是如此:一路上有他的陪伴,有你的搀扶,两个人手挽着手,携手前行,一路风雨,一路同行。”李嘉欣说。(记者 杨娜)
“00后”丁有辉:我相信幸福会来敲门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听过‘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觉得他们俩好可惜,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现在我知道,爱情不仅是相亲相爱,还要克服重重困难,经历过风雨的爱情才更令人赞叹。”家住吴忠市星河锦城小区的丁有辉今年21岁,是河北美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他说,对未来充满期待,相信幸福会来敲门,他一定能找到一个与他情投意合,互相珍惜的另一半。
又是一年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一古老的爱情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寄托了多少有情人对信守爱情的感佩和对相知相伴的渴望。“虽然我现在单身,但已经有心仪的女孩子了,她是我的初中同学。这几天,我的微信朋友圈全是同学和朋友发的告白、成功牵手、七夕礼物等‘晒幸福’的内容,我也有些冲动,想对心仪的女孩子示爱。但我又想了想,还是先以学业为重,等毕业了、工作稳定了,再向她告白。”丁有辉羞涩地说。
如今,对于丁有辉和身边的朋友来说,七夕节也是个和朋友、同学聚会聊天的好机会。虽然自己没有一个浪漫之约,但也制订了自己的七夕计划:七夕节白天和父母吃顿饭,晚上约单身同学去看一场电影,感受节日氛围。
“我的父母都是‘70’后,在情感表达上还是比较含蓄的,我打算带父母还有弟弟一起吃个饭,再帮父亲买束鲜花送给母亲,给他们制造一个浪漫的七夕节。”丁有辉表示,生活要有仪式感,生活虽然平平凡凡,但是节日却是轰轰烈烈,用这种仪式感验证爱情就是要好好的彼此陪伴。
对于在七夕节送礼物这件事上,丁有辉说:“未来送爱人的礼物,我觉得价钱不重要,心意最重要,送的就是对方想要的,才最美好。”(记者 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