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同利村拱棚片区,眼前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田园景象。一排排大棚鳞次栉比,一行行苗株整齐排列,村民们正在搭棚、覆膜、移栽……“大棚种植让我们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事干,而且村里和外地企业签了种植合同,引导我们种西瓜。我们种着自己家的棚,还有免费的技术指导,学技术、赚钱、顾家都不误。”3月15日,正在搭棚的村民李彦福说。
同利村地处扁担沟镇特色产业发展核心地带,砂质土壤富硒疏松、排水性能好,日照长、年积温高,非常适合麒麟西瓜的生长。为大力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今年扁担沟镇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发展麒麟西瓜种植,壮大移民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户增收。
今年,该村共搭建600座麒麟西瓜种植拱棚,占地600余亩,其中企业种植500个拱棚,同利村带动农户种植100个拱棚,均由企业统一提供种苗、覆膜、施肥、病虫防治、销售等,并对农户进行全程种植技术指导,保证麒麟西瓜品质,两方拱棚平均产量相差不超过10%。“仅此一项,可以每年给移民带来30余万元的土地收益,解决就业100余人。”该村党支部书记白俊平说,每个棚一年种两茬,保守估计一户收入过万元。
目前,扁担沟镇同利村、渔光湖村、利同新村和利原村围绕各自特色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不断厚植发展优势,补足发展短板。如今利原村正对原有日光温室进行维修改造,提升温室生产性能。渔光湖村采取深挖宽辟、深耕深翻等措施,积极实施盐碱地土壤改良项目,持续增加土地收益,助力移民群众增产增收。
“为了确保同利村、渔光湖村等4个村的移民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我们镇通过产业推动、市场驱动、合作拉动和典型带动,不断提高‘种加销’服务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扁担沟镇党委书记周立峰说,尤其要大力推行产业联农带农模式,合作社引领散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不断提升移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记者 铁琴 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