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螺丝菜 变身“发家菜”
2021/10/14
来源:
吴忠网
“快看,一株就长了这么多螺丝菜,看来今年我这三亩多地又能收入好几万了。”10月9日,青铜峡市陈袁滩镇沙坝湾村村民胡庆林和几位村民正在翻拣螺丝菜,今年,他种的螺丝菜品相特别好。
螺丝菜又称地葫芦、宝塔菜,学名草石蚕,当地老百姓称它为地溜子,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一公斤8元的市场收购价,让种植户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沙坝湾村的土壤属于沙土质,非常适宜种植螺丝菜,该村已有近30年的种植历史,可与春小麦、冬小麦套种,亩产量可达3000斤。螺丝菜远销陕西、四川、甘肃、重庆、浙江、湖北、云南等地,主要用于制作酱菜。
刨挖、捡拾、归拢、装袋,一袋袋螺丝菜装车卖给外地来的客商。螺丝菜收获时需要大量的人力,这也给部分群众创造了一个不错的就业机会。
胡庆林说:“螺丝菜种得不深,需要先挖出来再一个一个捡,捡螺丝菜是一个细致活,需要不少人。这两天我就找了四五个人干活,每人一天下来都挣个100多元。”
近年来,陈袁滩镇大力发展螺丝菜种植,指导培养了一批种植能手,并引进客商参与螺丝菜的加工合作,还举办了陈袁滩镇“巧媳妇”螺丝菜酱菜大赛,使螺丝菜成为该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发展产业。
这边农民忙着采挖,那边商贩们也不闲着。称重、搬运、装车,现场忙碌而有序。“现在每天都有外地的货车前来拉货,我们往外地发的螺丝菜都在60多吨。目前,我们陈袁滩镇螺丝菜的品质在全国来说都是比较好的,今后我们将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螺丝菜进行深加工后再出售,以此带动陈袁滩镇螺丝菜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沙坝湾村村主任陈立春说。(记者 马一萍 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