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早上,香丁丁早茶文化体验馆里宾客盈门。喝早茶已经成为吴忠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八宝茶、特色面点、各种小菜、牛肉和热腾腾的拉面,吴忠早茶以其特有的魅力迎接八方宾客。
美食是一个城市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来到吴忠,了解吴忠,早茶无疑是最好的窗口,早茶已成为吴忠对外推介的一张闪亮名片。
10月19日早上6点,玉祥楼拉面馆开门迎客。店主马保军和妻子马自霞早早来到店里,从拉面、凉菜、面点档口挨个检查一遍,确保肉煮好、汤调好、面和好、菜拌好。
汤使用的料包是马保军自己的秘方,从上世纪90年代玉祥楼拉面馆开业使用至今。
快7点的时候,客人就开始上座了。当天,除了9个散座,14个卡座和10个包间早早就被预定一空。
开面馆20多年,从最初的一间房到260多平方米门面房,再到现在的750平方米上下楼,玉祥楼经历了3次业务拓展,见证了吴忠早茶拉面的起步和发展。
“这些年,拉面馆变化很大。”马保军说,“最早的时候,拉面馆没有面点,小菜只有榨菜和萝卜丝两种,肉是用石板压出来的。现在,拉面馆的面店和菜品丰富多样,有了更多的选择。”
喝早茶已经成为吴忠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同于传统的兰州拉面和广式、粤式早茶,特色面点、八宝茶和牛肉拉面在吴忠逐渐融合,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早茶文化。”吴忠市餐饮协会秘书长荆红俊介绍。
2013年,鼎牛牛肉面率先提出了早茶拉面的概念,随后,这一理念开始被餐饮业者推崇,继而成为主流。吴忠人也从过去的到拉面馆吃拉面,到现在去拉面馆喝早茶的转变。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依靠黄河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吴忠自古就是西北有名的水陆码头和货物集散地,多元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餐饮文化。
上世纪80年代,杨德福开起了吴忠第一家拉面馆,受到了吴忠人的欢迎。后来,马记、何记、宋记等拉面馆百家齐放。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吃在吴忠”品牌建设,全市特色餐饮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游在宁夏、吃在吴忠”品牌打造,吴忠早茶越来越火。如今,拉面馆已经发展到300多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
吴忠泰盛轩餐饮店店主赵建彬从事餐饮业多年。2019年年底,他将早、中、晚餐集于一体,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做有特色、讲品位的早茶,是赵建彬多年的梦想。“牛肉是新鲜的牛腩肉,蔬菜也是新鲜的。为了保证菜品质量,我每天坚持亲自到市场采购。”赵建彬说。
赵建彬不仅注重食材选择,还注重传统的烹饪方式。他说:“每天早上5点,我就到店里看着厨师煮肉、调汤。”同时,赵建彬也很注重细节管理,凉菜用瓷盘装、八宝茶是自己选料配置,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和顾客沟通,对菜品和服务进行改进。
荆红俊说,这些年,吴忠早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于经营业主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因为早茶文化的影响,许多外省市的游客把吴忠当做旅游打卡地。据统计,今年的中秋、国庆假期,来吴忠吃早茶的外地客人占60%,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40%。
10月17日星期六,银川市民顾军带着父母和孩子来到吴忠香丁丁早茶文化体验馆喝早茶,品尝本地牛肉和面点、小菜,与家人共度周末。
5月31日,香丁丁早茶文化体验馆万达旗舰店开业,体验馆在保持本地传统特色面点和菜品的基础上,吸取广式早茶精准小份面点和小份菜等特色菜品的做法,推出了10多种广式面点,包括千丝万缕虾、墨鱼饼、生蚝等海鲜系列菜品。菜品创新吸引了食客眼球,体验馆也成为展示吴忠早茶的一个窗口。
“体验馆是去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拜师学艺’的结晶,我们的定位就是走差异化的路子,通过体验馆提升吴忠早茶的档次和品位。”店主杨洪新说。
体验馆自开业至今,客流量稳步上升。
作为吴忠一家规模较大的拉面品牌,香丁丁牛肉面馆现已发展到12家连锁直营店,雇用员工300多人,每月支付工资约120万元。
每逢周末或假期,吴忠早茶拉面馆的包间往往一房难求。
门庭若市的拉面馆里,彰显的是人们对早茶文化的热爱,对吴忠的热爱。
吴忠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岩介绍,我市专门成立了食品产业联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吴忠早茶多元化、精细化水平,让早茶文化成为重要的民生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提升“游在宁夏、吃在吴忠”的品牌效益和吴忠餐饮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推动吴忠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拥有餐饮经营网点7000多家,从业人员7万人左右;拥有中国名菜40个,中国名点小吃53个,中华餐饮名店20个,宁夏名小吃菜品41个,宁夏风味小吃45个,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2个,并被国家有关部委、协会授予美食之乡、烹饪基地等荣誉。(记者 马淑玲 何家元 文/图)
相关推荐
-
2020/11/05
-
2020/11/05
-
2020/11/04
-
2020/11/04
-
2020/11/04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