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看吴忠app

微信

吴忠官方微信

微博

吴忠官方微博

笑容多了 乡村更迷人了——解码盐同红集中连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系列报道③

  深秋天凉,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西川村却如一卷巨幅山水画尽显诗情画意:村落整齐划一,花坛美观别致,房前屋后卫生整洁,农户家中窗明几净,大棚里劳作的农民喜笑颜开,村民三三两两漫步在文化广场上……好一幅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

10月10日,从空中俯瞰盐同红集中连片区——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红川村,一幅生态画面徐徐展开。

  “现在咱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房前屋后有树有花,出门就是水泥路,公交车通到家门口,生活好着呢。”得益于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新庄集乡西川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庄环境等都有了很大改善,村民仇娥说起生活变化,赞不绝口。

  位于罗山脚下的西川村是由隆德县整村移民过来的自然村。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景象。这些年,村民万众一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道改造、种植庭院经果林、村庄亮化等一系列大动作,让这片曾经荒凉的黄土地成为村民的美好家园。

  西川村的变化得益于盐同红集中连片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了让移民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盐同红集中连片区以振兴乡村战略为目标,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乡土文化繁荣、公共服务健全、农民生活幸福的新农村,着力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3年间,盐同红集中连片区共建设麻黄山乡、新庄集乡两个美丽小城镇和70个美丽村庄、4个特色产业示范村,进一步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积极培育建设惠安堡镇、韦州镇、红寺堡镇等5个特色小镇,实施公共服务设施、特色风貌提升等项目,城镇区域带动力逐步增强。

10月9日,同心县丁塘镇新华村村民罗真正在喂牛。自盐同红集中连片区实行危房改造以来,他不仅搬进了新家,还搞起了养殖业,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以前,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不一样了,看看我们的居住环境,风景优美,真的可以拿出来好好夸一夸、比一比了。”提起现在的日子,同心县丁塘镇新华村村民罗真开心地说。

  在同心县,有一处人们口口相传的“幸福院”。院子不大,住房面积也不大,但卫生间、厨房、太阳能集热器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幸福院”里住的都是该县移民迁出区留守、独居、特困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搬出水电不通、门窗透风的土坯房,住进设施齐全、冬暖夏凉的砖瓦房,对于这些生活困难的农村老人来说,便是老有所安。

“幸福院”是盐同红集中连片区贯彻落实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盐同红集中连片区将精准危窑、危房改造与村庄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持续开展农村危窑、危房改造“清零”专项行动,累计改造危窑、危房2.2万户,实现了连片区住房保障全覆盖。

  人居环境整治美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起来,盐同红集中连片区又在“改造一村,优化一村,亮丽一村”上下功夫。

  挺拔的松树、整齐的围栏、笔直的道路……走进红寺堡区太阳山镇红墩子村,可以切身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给村民们的实惠,它让一个个乡村抖落满身尘埃,像明珠被擦亮一般,熠熠光辉。不仅扮靓了村民们的生活家园,也照亮了村民们的生活。

  “村上的景色越来越美,我们有义务一起来维护环境卫生。现在每个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日,村里几乎是全家出动。”村民赵海霞说,如今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已经成了该村村民的自觉行为。

  村民日子好过了,红墩子村又建起了农民文化乐园,为农民提供文化娱乐、健康休闲的场所,提高了村民学习交流和展示才艺的积极性。“平时没事,我们晚上就在广场上散散步,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跳跳广场舞,旁边就是公厕,既干净又方便。日子过得很舒心啊!”村民高建华说,村里还提倡了“几个一”,即一天一场广场舞,一周一场电影,一个月一次文化主题活动,一年一次大活动。

  2017年以来,盐同红集中连片区从加大文化设施配套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连片区每个村都建设了文化广场,配套了健身器材,改善了人居环境;每家每户都通了路,有了安全饮水,保障了住房安全,农民群众在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跨过“脱贫线”的基础上,进一步迈向了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文化活动更加丰富的小康生活。

  一村一落皆美景,美丽乡村入画来。美丽乡村建设,如一阵阵催发生机、吹醒万物的春风,正将盐同红集中连片区的乡村带往一个更美、更富、更强的方向……(记者 冯荣)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

取消
确定

最小化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