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城村花灯厂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赶制客户订购的花灯(10月14日摄)。
在盐池县远裕建材工贸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长城村村民乔德正在操作仪器(10月14日摄)。
“咩咩”声四起的滩羊养殖基地、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工厂……在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长城村,产业“多点开花”,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有分红有工资美得很
10月14日,在盐池县远裕建材工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水泥、沙子在长城村村民乔德的操作下,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块块初见雏形的面包砖……
“算上土地租金分红和工资,每个月至少收入五六千元,不用外出打工,日子过得舒心着呢。”算起自家这本“脱贫账”,乔德心里美得很。
要知道,乔德所在的村子——长城村北园子自然村,以前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如何激活低效土地,给农民带来真金白银,成为摆在村民面前的一道难题。
经过反复思考,村里最终决定,让村民用土地入股,建水泥建材厂,向外租赁经营。
思路一变天地宽。水泥建材厂建成后,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一炮走红,很快成为盐池县经营户竞相“打卡”的网红营业点,村里也获得了每年70万元左右的租金收益。
乔德的老板乔彪也是长城村村民,他承包了长城村北园子自然村的28亩场地,生产各种面包砖和水泥制品。“我每年给北园子自然村支付11.2万元租金,带动村里20多人在此打工就业。”乔彪说。
“今年,村上又投资120万元,建起了占地100多亩的水泥建材厂,按照每亩4000元的价格对外租赁,可以每年给每个村民分红1000多元。”北园子自然村小组组长王殿东说。
近年来,长城村紧扣脱贫目标,创新实施土地流转拿租金、入股分红获股金、基地务工挣薪金、发展产业得现金的“四金”模式,让乔德等村民有了多重身份,赚钱、顾家“两不误”。截至目前,全村6个自然村,1263户3407人,几乎人人都有产业分红。有产业有路子赞得很
在村民获得丰厚收益和分红的同时,该村村集体收入也在逐年增长。村集体也有产业,仅2019年,长城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4万余元。
位于长城村村部750平方米的现代化冷藏冷库车间,就是该村的产业之一。目前,该车间正进行收尾工程。还未完工,好几个经营户就找到村上,要求合作经营。“有人提出每年给村上提供7.5万元利益分成,我听着就高兴。”长城村党支部书记黄保邦说,近年来,村里先后建设了长城建材城、北园子建材厂等村集体项目。
村部另一侧的花灯厂车间也是该村的产业之一。去年,该村将这一厂房以每年5万元价格租赁给当地一家花灯制造商,带动当地10多人就业。
长城村村主任高锦河介绍,村上整合资金发展“三产”,不但盘活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培育多业态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先行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长城村八堡自然村的养殖园区里,不时传来“咩咩”的羊叫声。养殖户冯贵武每天一大早起来都会去“伺候”圈里饲养的1000多只滩羊,这让他忙得不亦乐乎。
“2012年,村上整体规划建设滩羊养殖园,由各家各户出资,在规划区内按照统一标准建设羊圈,全村人彻底告别庭院养殖模式。”花马池镇长城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宏强说,对于村上一些资金短缺的养殖户,村上会给予金融扶贫。2012年以前,冯贵武一家人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村上实行“党建+金融扶贫”,解决了他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由于盐池县滩羊肉质鲜美闻名全国,再加上村里负责营销以及电商渠道的助攻,冯贵武养殖的滩羊销售情况不错。
目前,该村已建起了3个集中养殖园区,占地1000余亩,养殖暖棚1790座,年出栏滩羊20万只,每年盈利200余万元。(记者 冯荣 张丽坤)
相关推荐
-
2020/10/27
-
2020/10/27
-
2020/10/26
-
2020/10/26
-
2020/10/21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