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请不要拥挤,保持距离进入校园。”
1月21日早7时,银川唐徕回中西校区门口,初三(10)班的值周学生杨智博手持小红旗维持秩序。“值周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我收获了很多,我会继续为学校的文明建设努力。”杨智博告诉记者。
走进银川唐徕回中西校区,校园里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图片,校园道路干净整洁,教室窗明几净,让每一位走在校园中的人都能感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上午9时,初三(18)班,一堂《创新改变生活》的思政课正在进行。“科技的发明创造,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增进人类福祉。”思政课老师罗钊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文明的传播者。目前学校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开设了国防知识技能训练、生态文明考察、公益劳动等10余门德育课程。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银川唐徕回中西校区办公室负责人张瑶告诉记者,作为现代文明的传播者,教育工作更应为文明城市的创建做贡献。
在银川唐徕回中西校区,活跃在校园内的“小红帽”是一道亮丽风景。校门口、操场上、楼道内、草坪上、小路上……“小红帽”们擦拭宣传栏、校门、垃圾桶,拿着小铲子,一点一点铲掉楼梯上、小广场上的口香糖,他们捡拾垃圾摆放自行车的身影随处可见。
“公益课是学校长期开展的一项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公益服务意识,为师生提供一个洁净、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提高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校园志愿服务队的马荣燕老师介绍,学校利用国旗下演讲的机会,大力宣传青年志愿者活动。目前,学校志愿者服务时间已达到人均50小时以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已融入到校园文化里。
“文明校园的基础来自学生,学生走出校门的文明行为,更为文明校园增添风采。”初三(18)班班主任张慧瑶告诉记者,去年班级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学生们坚持步行了20多公里的路程,孩子们走一路捡了一路的垃圾,他们用文明行为展示着青少年的风采。
“学校连续三年申报的党建类课题获自治区课题成果奖。2018年被自治区教育工委评为全区五星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银川唐徕回中高中部办公室负责人何林介绍,学校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年终考核、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发挥名师工作室、教研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开展常态化岗位练兵,举行教师技能大赛,提升教师教学技能。2014年以来,该校在银川市直属学校(单位)目标责任考核(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连续6年被银川市委、市政府评为一等奖。(记者 张晓慧)
相关推荐
-
2021/01/21
-
2021/01/22
-
2021/01/24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